HE LAN SHAN WANG PING
近日,网红顾茜茜自曝“日入超30万元”引发舆论风暴,相关话题登上热搜,不仅点燃了公众对“读书无用论”“价值观扭曲”的讨论,也再次将网红经济与普通人生活之间的巨大鸿沟暴露无遗。从李佳琦的“79元眉笔事件”到“羊毛月”对大学生就业的调侃,再到顾茜茜的“躺赚”言论,一系列网红高收入事件背后,折射出的是社会结构压力与价值观冲突的深层矛盾。这一现象反映了流量经济的极端表现,更引发了公众对劳动价值与社会公平的深刻反思。
网红顾茜茜视频截图
网红高收入:流量经济的极端表现
顾茜茜在直播中展示“躺赚”佣金30.32万元,近七日两平台总成交额超1900万元,这一数字让普通人望尘莫及。网红经济作为流量经济的极端表现,其收入水平与普通人的劳动收入形成鲜明对比。网红通过低门槛方式迅速积累财富,而普通人却需要在传统职业中勤勤恳恳、月入几千。这种反差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,尤其是当网红对普通人的生活困境缺乏共情甚至出言嘲讽时,舆论的愤怒情绪被进一步点燃。
社会结构压力:普通人生活的挣扎
网红高收入事件的背后,是普通人生活的挣扎与社会结构压力的凸显。当下房价、教育、医疗等生活成本不断攀升,普通人的收入增长却远跟不上。网红日入30万与普通人月入3000的对比,不仅是经济上的差距,更是心理上的冲击。这种冲击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感,也让公众对“努力就能成功”的传统价值观产生怀疑。
李佳琦的“找找自己的原因,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,有没有努力工作”之所以引发众怒,正是因为它无视了普通人面对的结构性困境。类似地,顾茜茜的“躺赚”言论和“羊毛月”对大学生就业的调侃,都暴露了网红群体与普通人生活脱节的问题。这种脱节不仅体现在收入上,更体现在对普通人生活困境的漠视和缺乏共情。
流量至上与劳动价值的对立
网红高收入事件引发的争议,本质上是流量至上与劳动价值之间的对立。在流量经济中,网红通过吸引眼球、制造话题迅速积累财富,而传统劳动价值却被边缘化。这种价值观的扭曲让公众感到不安,尤其是当网红的成功被简单归结为运气或炒作时,普通人的努力和付出显得微不足道。
此外,网红群体中频现的低俗行为和劣迹,也让公众对其高收入的合理性产生质疑。这种“德不配位”的现象,不仅损害了网红群体的形象,也加深了公众对流量经济的不满。
高收入争议背后的社会反思
网红高收入事件的频发,提醒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流量经济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。一方面,流量经济为普通人提供了新的职业选择和上升通道,另一方面,它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价值观的扭曲。如何在流量经济与传统劳动价值之间找到平衡,如何在鼓励创新的同时维护社会公平,是我们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。只有通过多方努力,才能让社会在发展中保持公平与正义,让每一个普通人的努力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回报。
(作者:左思嘉 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)